Search


今天的文章原來是這樣表達,略被刪除一些,將原文呈現如下: 這次颱風,也凸顯台灣電子媒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今天的文章原來是這樣表達,略被刪除一些,將原文呈現如下: 這次颱風,也凸顯台灣電子媒體面對颱風時的專業度有明顯不足之處,例如本次凡那比直撲台灣,這是典型的颱風侵襲路徑,卻以『一箭穿心』來形容造成恐慌,或是拿莫拉克和凡那比相比。而某些氣象主播未有氣象預報證照,卻公開有不同的路徑推估及雨量估計,電視新聞大量採用CNN 氣象播報來和本地預報做比較,但CNN並非氣象單位,他們也是整合各國的氣象單位資料,但播報的圖表和主播表達比較生動。相對於國外電視台的積極,台灣多數電子媒體卻未強化氣象播報解釋,強化圖表說明,只偷懶的引述別人的氣象報告,或以聳動言詞恐嚇,上述皆違反氣象法的規定,過去許多先進努力建立的災害性天氣預警制度,在這幾年已經幾乎蕩然無存。或許這是社會邁入多元化的現象及趨勢,或可建議修正氣象法,開放災害性天氣預報,讓更多專業人士投入災害性的預警服務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天氣風險管理公司@大愛電視台 氣象主播 每晚 7:30 ● 氣象預報核可證照
View all posts